四川托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構建“1371”模式,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四川托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黨委把抓好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民辦高校黨組織的首要政治責任,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抓手,系統構建“1371”課程思政建設模式,著力打造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機融合的“三全育人”格局。
圍繞“1”個根本任務,建章立制抓重點,做好“課程思政”頂層設計。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著眼將“課程思政”融入到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明確課程思政的目標、要求和責任。學院黨委印發《四川托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方案》,從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和重點內容、工作要求等五個方面,對學院課程思政建設進行了總體規劃,落細落實上級課程思政建設部署要求,并在教師的課程教案中加入“課程思政”要素,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和教育教學各環節,加快推進學院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體系建設。
用好“3”個主要抓手,以點帶面抓覆蓋,完善“課程思政”建設。抓好教師隊伍“主力軍”,抓好、做實專業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學院全體思政教師,深入到學院6個系部,廣泛開展專題講座、專題培訓、學習交流等教研活動,進一步提高專業教師課程思政意識與能力,建設想思政、懂思政、會思政的教師隊伍。抓牢課程建設“主戰場”和課堂教育“主渠道”,學院各系部分別根據系部特點特色,組織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努力打造系部示范課程,使各類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學院體育系打造“運動場上的思政課”、數字藝術系計劃成立校外紅色寫生基地,把課程思政融入實訓課程,實現從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向“雙向互動+主題教育+實踐體驗”教學模式的轉變,推動在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中實現價值引領和價值塑造。
重點加強“7”個元素融入,立足專業抓貫通,找準“課程思政”重點內容。學院圍繞課程思政目標導向,在“課程思政”專題培訓、交流研討中要求各系部要立足專業課程,有機融合、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新發展理念教育、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加強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加強專業職業素養教育、加強法治教育,用好周邊紅色資源、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和重要節日節點,深入挖掘專業課蘊含的思政元素與育人資源,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守正創新。
認準“1”個工作目標,“雙頻共振”抓推進,開創“課程思政”新局面。目前,學院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正扎實開展,有力助推了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接下來,學院還將在全院范圍內繼續深化推進“課程思政”工作,啟動專業思政建設,在各系部打造示范課程,組織思政部老師深入每個系部參與集體備課,幫助專業課教師更好地挖掘專業課的思政元素,也讓思政課教師建設適應授課對象專業背景特色的思政教育內容體系,促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雙頻共振”,探索構建專業課程“一體化育人格局”,將課程思政建設理念貫穿于人才培養和課程建設的全環節和全鏈條,著力深化以“課程思政”為主基調的教育教學改革,營造“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氛圍,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下一步,學院還將根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2021年本)》,進一步規范學院思政課程的組織管理、教學管理、隊伍管理和學科建設,扎扎實實做好思政課建設各項工作,統籌推進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不斷催化二者同向同行、協同育人的合力,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